主席致詞
- 學會創立宗旨我們面對的挑戰
有鑑於2007年是人類歷史的轉捩點,因為根據統計,全世界都市人口數在該年首度超過鄉村人口數,因而揭開了全球城市化的新頁。此外,2010年上海世博以「城市」做為展覽的主題,適正宣告人類城市時代的來臨。在中國大陸,自從1978年的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率已接近50%,亦即都市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一半,而且這個趨勢將加速進行。如此大規模、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對城市用地、住房、基礎設施建設、經濟與社會發展,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著名經濟學者同時也是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Stiglitz教授認為,中國大陸的城市化將是21世紀改變人類歷史的主要動力之一。至於臺灣,過去30年來城市化進程也從未停止過,而且廠商及人們正逐步地向北部區域聚集,其中尤以台北都會區(包括台北市及新北市)為最,造成嚴重地城鄉發展不均以及南北失衡。如何處理全球快速城市化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將成為本世紀人類所必須面對的重大挑戰之一。如同已故知名都市理論家Jane Jacobs所述,富裕的社會是奠基在健全的都市發展之上。隨著全球城市化浪潮的來襲,台灣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必須採用新的城市管理思維,方能創造未來發展的契機,故中華城市管理學會便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而成立。
過去100年當中,傳統以都市設計為基礎的都市規劃理念,以及近50年來以理性決策為基礎的公共政策制定,因科學新知改變了我們對城市的理解,必須有所調整,才能面對當今全球城市化的挑戰。具體而言,一方面,我們必須將注意力從「制定計畫」轉移到「使用計畫」,以制定合理且相關的決策,並採取行動,進而改善人居環境。另一方面,我們必須跳脫主宰近四個世紀的科學範式─化約論的束縛,視城市為有組織的複雜,以新的視野詮釋城市如何運作,以增進與城市研究有關的新知。 因此,本學會成立的目的包括(1)研發創新的管理科技以解決因城市化所產生的棘手的城市問題以及(2)提供一包括城市規劃與公共管理的學術交流平台以探討城市事務,並從科際整合的觀點提出解決方式。本學會業務係推動台灣、中國大陸、香港以及澳門等華人地區有關城市管理的教育、學術以及專業服務等活動。城市管理廣泛地定義為,但不限於,規範、治理、規劃以及管理城市。本學會所關切的城市現象跨越了實質、經濟、政治以及社會環境,並相信這些環境互相影響而必須視城市為一有機的整體。 面臨全球城市化的挑戰,我們需要新的思維以及新的方法,而中華城市管理學會的成立,正是一個好的開端。
- 「城市管理」的概念與未來發展以上便是本學會創立之宗旨與目的,再者,非常感謝安琪小姐在我們籌備期間的付出,也非常地辛苦,實際上我們籌備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剛開始是由我提出的城市管理的想法,所謂「城市管理」是一個新的領域,在實務界是有這樣的領域,而在美國也是有這樣的學會,它和都市計劃學會有所不同,但在美國「都市計劃」與「城市管理」兩個學會互動是相當密切的;在中國大陸,也正剛開始成立「城市管理」這樣的學科,好比我也幫忙浙江大學成立「城市管理」學科,在幫忙他們構思的同時,也想到在台灣似應成立這樣的學門,所以決定先由學會成立的方式著手。
至於「城市管理」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領域呢?我想隨著本學會的成長與成熟,會越來越清楚,城市管理不單是一般細節的管理(如使用違規、停車違規等),本學會所提倡的「城市管理」著重的應是政策性的部分,尤以都市計劃與公共政策兩個面向的結合為主軸,比傳統的都市計劃涵蓋的更廣,如同我前面所述,目前的都市發展已超過了一百年前的規模、科技、速度、與性質,各方面已經和一百年前都市計劃剛發展的時候完全不同的一個層次,因此若試圖由比較傳統的都市設計角度想解決現今全球快速城市化的挑戰,可能在方法上、科技上都需要做調整,在這方面,本學會期能作為一拋磚引玉的組織,試以跨領域科技整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不同領域學門,來嘗試面對、解決各種快速城市化所帶來的問題。
另一方面,本學會的願景主要是服務華人地區,立足台灣,放眼中國大陸,並向全世界開創,那主要是包括台灣、港澳、中國大陸等地區,且像這樣清楚界定服務範圍的,目前鮮少有這樣的學會,綜言之,本學會界定的領域,是比傳統都市計劃涵蓋更廣,而本研究界定的服務範圍和對象,則是以大中華地區為主,也因此當初本學會章程送審時也有經過陸委會給予意見,並將陸委會給的一些意見納入,作為本學會創設的章程與構想。
在這一段籌備期間,也很感謝七位籌備委員的大力幫助,也承蒙各位的支持,在經過一年的時間,我們今天終於在這裡正式舉行成立大會,那之後我們要做什麼事情呢?我想我們的學會應以「服務」為主,服務各位會員,創造學會的價值,作為產、官、學的一個學術研究、實務經驗、以及服務經驗、意見交流的平台,我們非常歡迎產、官、學 三個方面的人士都能踴躍一同加入。首先在七月十九日會有一場公開的演講,與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合作的一場國際交流研討會,地點在台北大學,屆時我也會發表一篇關於台北市分區管制問題討論的演講,希望能將這項活動也作為本學會的第一項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再者相當重要的是我們的期刊- Journal of Urban Management ,可以看到牆上的海報(如下圖),這份期刊會作為本學會的期刊,主編為我、馬里蘭大學的丁日成教授、以及中山大學的汪明生教授,三個人所發起,第一期預計會在下半年(年底前)出版,這個期刊取名就叫「城市管理」,學會和期刊將會一起進行。
城市管理這樣一個學門的定義,還有待我們一同集思廣益,來定義其範疇,透過學會的平台、期刊的交流來進行,城市所涉及的範圍相當的廣,舉凡眼所能見的一切(好比流浪狗的問題亦是),不侷限於實質環境,社會、經濟等也都是我們所關心的議題。或許會有人想知道,在台灣是否有「城市管理」這樣的一個相關的科系呢?就我個人的感覺,文化大學的市政系,他們的一些課程內容有涵蓋都市計劃與公共行政,與我認同的城市管理方向不謀而合,未來等學會逐漸發展成熟,將會與美國的都市管理學會(Association of City Manage)取得聯繫、或與中國大陸方面交流。此外,在台北大學,我們也剛通一個英語學制的提案,就叫做「城市管理英語學程」,後來與黃書禮副校長和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討論後,改名為「城市治理英語學程」,而這個學程其實主要就是探討「城市管理」的一個學程,由台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的老師們來支援,包括財政系、公共行政系、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等的老師,而浙江大學方面,有一人力資源系也將改名為城市管理學系,也是為了推廣城市管理的概念。
在我認為城市管理實應包含城市治理,涵蓋規劃、法規、公共行政、治理等領域,基本上要改善人居環境,便需要結合這些部分,只有傳統的規劃是不足夠的,規劃在過去常常制定很多計劃卻無法落實,都市計畫可能做完就放置在一旁,正如同我前面所述,我們必須將注意力從「制定計畫」轉移到「使用計畫」,以制定合理且相關的決策,並採取行動,進而改善人居環境,以我過去擔任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審案時常常沒考量區域計劃,那麼區域計畫的制定便失去其意義,似乎也沒發揮到作用。因此我認為改善人居環境,光靠都市計劃還不夠,還需要公共行政、治理,治理就是說眾人之事、積極選擇、積極行動這些方面,比如對重大議題的公投等。
未來,中華城市管理學會、Journal of Urban Management期刊、「城市治理英語學程(若順利通過教育部審核)」,都可以多方面作為「城市管理」的推動,也希望各位會員能多多的指教,大家在學會裡便如同一團隊,彼此可互相交換經驗與意見。
Folllow us on :